闲聊《约翰之子》
《约翰之子》的结尾让我回味挺久,这片讲的是一个儿子,突然收到一个远房陌生大伯的消息,被告知素昧平生的亲爹死了,儿子千里迢迢飞过来,携同大伯奔丧,朝夕相处,儿子发现这个大伯不对劲,原来大伯才是亲爹,因为患癌而时日不多,所以制造一个假丧以此骗儿子见最后一面,结尾父子在机场告别,影片是这样处理的:
儿子看到了礼品店的猴猴,想带个礼品给小孩。
父亲的老婆和女儿看猴子,告诉两个小孙女不能买,而父亲盯着儿子,构图体现彼此的两个家庭、两个陌生的世界。
父亲进入礼品店,给孙女也挑了两个猴子,父子排队尬聊,感慨他是个好爷爷,这句台词如果配合下文看,言外之意是「好爷爷应该见见自己的孙子」。
父亲试探儿子的心意,其实父亲铁了心不去打扰一个对他而言其实是陌生的家庭,这句台词透露着不由自主的难舍。
儿子一个欣慰,表示欢迎。
儿子做最后的劝说,希望笃信中医的父亲能接受化疗,甚至表明立场「我可不想参加两回父亲的葬礼」,言外之意「如果你不去看看亲孙子,眼下即是诀别,我也不再会飞回来参加你的葬礼」,两人的表情越来越凝重,此时轮到他们结账了。
儿子盯着父亲,等待着最后的结果。
父亲说不要打包猴子,两人沉默,事情就此了之。
这场的微妙之处在于情境的设置,排队结账是什么样的动作?是一个包含了「等待结果」与「处理结果」的过程,子之期待,父之反馈——两人小心翼翼的状态既做在脸上,又流露在行为中,父希望能为儿子再多做一点什么,于是主动接近来买猴子,这样猴子的意义等于「爷爷的礼物」。儿子的注视下,父亲犹豫且羞愧,五味杂陈之际,店员的一句「要不要包装一下?」突然点破了僵局,父亲的回答「不要(打包)谢谢」,其实表明了最后的否决,一种回避,亦是一种明确。
这场戏给了我启发,电影艺术的确表现出文字难以企及的美感(但文字的局限性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),这场戏的含蓄与温情埋伏在每一个言语动作中,化为无形却让观众处处洞察,父亲没有直接拒绝儿子,但是拒绝打包,在一个高度期待结果的气氛下,说出任何否定意味的句子都在撩动心弦,这种点到即止的分寸感,反倒让人回味「啊?就这么完了」,仔细体会下,实际上这一瞬间,父子完成了告别,也完成了和解。
以上
这个结尾给我一种很卡佛的感觉,我要去翻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