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聊《死亡预告》

《死亡预告》算是有些年头的作品了,松田翔太和山田孝之也出演过相应的漫改电影,原作设定其实挺简单,在一个神似日本的国度,政府颁布了【国家繁荣维持法】,这个法律是为了让国民能对「生命的价值」重新认识使得国家得以繁荣而制定。每个人在进入国小就读时会注射预防接种,然而在千分之一的针筒中混入了纳米胶囊,在生命力达到尖峰的18到24岁之间,在设定好了时间破裂,夺去这个人的生命,在死前的24小时,会收到死亡预告证【逝纸】。


每一卷包含2个故事,即两位逝者。负责快递逝纸的公务员兄弟,算是一位旁观者,见证各个角色的最后24小时。每看完一个小故事,我都会难受地哭泣,没办法,感性是我的炎症。

「青年人的猝死」其实是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宏大命题,每个故事的延展性和可切入的取材角度是非常广泛的,同时很明显,本作中具象的死亡对于书外的真实世界而言是在警示——相较于作品中生育率、生产力复兴的乌托邦,所谓健全社会中,为什么青年人们低欲望地存在着?不(期待)结婚,不(准备)生子,这种慢性死亡的「意义」(也就是常人的生活)与猝死前24小时的相比,哪种状态更能体现人性的光辉?

哎,人性的光辉在汉语语境下确实有点那个,但从文明发展的宏观角度看,人性的光辉更多是指经过文化提炼的非动物性,而低欲望并不是错误,但站在人类发展角度,这是衰退的倾向,而本作呈现的杀1鼓励999的国家方针(世界观),带给读者的是种淡淡的焦虑,首先自然是老掉牙的「如果生命只剩最后24小时,我该怎么度过?」(其实不死到临头,这个讨论没有现实意义…因为你不知道24小时的发生环境,今天明天大不同),其次是啥呢,就我而言,我看到的是遗志,无论身处社会阶级的高低,我们对于「互动」的渴望是永恒的,不妨这么想吧,我们恐惧死亡,很大程度是失去一切,如果人死后,依然活在一个可互动、可保留个人意志的世界,那是不是就轻松多了?而本作中的死亡,促使普罗大众面对自身的条件,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爱恨情仇,或未了却的心愿留在人间,形成永恒的互动,这种脱离求生欲的终极诉求,正是遗志,不是做人的渴望,而是生命的实感(换句话说,你要怎么向自己证明,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),哪怕被世人眷恋或唾骂,你至少尽力对全世界表态了,没有畏畏缩缩地混日子,也没有对珍视之人不老实,或好或孬,这种热烈的迫切感,可能才是一生中稀有的重要时刻吧。

以上

Comments
Write a Comment
  • 我曾在高考前有过类似的焦虑:如果高考完我突然暴毙,那么我花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可一点都不值得。但转念一想,如果没有暴毙,那我不是惨了。虽然动机很负能量,但最终倒是坚持了下来,幸运的是我没有暴毙,高考也考得不错。我庆幸自己的决定,但没有后悔对于过上想要的人生的思考和探索,所以我要更努力,努力到可以选择要不要继续努力。